Text Example

《拾天心程》應用程式使用條款及細則

重要告示

本應用程式由《拾天心程》團隊(下稱「團隊」)負責製作和管理。

當你一旦使用本應用程式,即表示你無條件接受以下條款(包括免責聲明、版權公告、私隱政策及參與研究同意書)以及任何團隊不時在無須預先通知你的情況下而對此等條款所作出的修改及/或修訂。請定期瀏覽此等條款以查閱任何修改及/或修訂。

免責聲明

在使用《拾天心程》時,任何人士應根據個人健康及體力狀況,量力而為。使用者應根據個人健康及精神狀況,決定是否適合參與相關活動或練習或使用此應用程式。如有疑問,請於進行有關活動或練習或使用此應用程式前向家庭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查詢。

載於本應用程式的資料,只作一般性質及說明用途。儘管團隊盡力確保該等資料準確,但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或在任何特定情況下使用時的恰當性、可靠性、安全性、適時性,團隊概不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聲明、陳述或保證,團隊亦不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聲明,陳述或保證該等資料並無侵權,不含電腦病毒或本應用程式的操作不受干擾。對該等資料,團隊不會就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默示的)承擔任何責任。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下載、或依據、或不能使用或下載該等資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團隊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即使團隊已被通知可能引致有關損失、損毀及損害,亦無須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為方便使用者查閱由其他人士/團體或通過其他人士/團體提供的資訊,本應用程式可能會提供或協助提供超連結至外界網站或應用程式。提供或協助提供該等超連結,並不構成團隊就贊同或沒有不贊同該等網站之內容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聲明、陳述或保證;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下載、或依據、或不能使用或下載通過本應用程式傳遞或提供的外界網站或外界應用程式的內容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團隊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即使政府已被通知可能引致有關損失、損毀及損害,亦無須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團隊保留權利,可隨時運用其絕對酌情決定權,刪除、暫停或編輯本應用程式的一切資料,而無須給予任何理由或事先通知。你有責任自行評估本應用程式的一切資料,並宜加以核實。

雖然本應用程式是免費的,但電話網路服務供應商會向閣下收取使用資料的費用,這些費用於漫遊時可能會十分昂貴。請確保閣下的流動裝置上的設定已把「資料漫游」選項關上。對於因使用本應用程式而需向第三方繳付的任何費用,團隊概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包括疏忽責任)、義務或責任。

版權公告

除注明外,團隊乃本應用程式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所有文本、圖像、圖畫、圖片、照片以及資料或其他材料的彙編)的版權擁有人。

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依據通過本應用程式傳遞或提供的內容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團隊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私隱政策

團隊可能會邀請你自願提供個人資料,包括你的姓名和電郵地址。團隊會確保所有透過本應用程式提交的個人資料,均按照《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有關條文處理。

團隊會列明收集你的個人資料的目的和用途,並會告知你如何要求查閱或改正你所提供的個人資料。

使用本應用程式時,你必須先登記成用戶,並同意參予有關本應用程式的研究(下稱「研究」)。請參閱「參與研究同意書」。

團隊將會盡一切合理努力,確保在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均儲存及妥善保管於安全的地方。

收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為:(1)處理用戶登記及研究相關的事務往來; (2)核實用戶的身份及用戶使用本應用程式的資格;(3)與用戶聯繫及向用戶提供客戶服務;(4)進行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及(6)向用戶提供與團隊相關服務的資料。

團隊有權向用戶收 集某些個人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姓名、電郵地址及電話號碼。倘若用戶沒有提供相關的個人資料,團隊可能無法向用戶提供或進行上述 「收集個人資料的目的」所述的服務或活動。

根據私隱條例的規定,用戶有權要求查閱和更改用戶向團隊提供的任何個人資料。如欲提出申請,請電郵至 aledtang@connect.hku.hk 。根據私隱條例的規定,團隊有權就任何個人資料的查閱或更改要求收取合理的處理費用。

如不欲再使用本應用程式,請電郵至 aledtang@connect.hku.hk,並詳列閣下的登記姓名及電郵地址或登入名稱, 以及刪除帳戶的通訊聯絡方式。

參與研究同意書

【情緒調節管理手機應用程式的功效研究】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誠邀閣下參與有關情緒調節的手機應用程式《拾天心程》的功效研究。請細閱以下有關本研究的詳情,以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內容、潛在利益和風險。如有疑問,歡迎向有關研究人員詢問。

甲、研究詳情

研究背景:

近年,香港社會大眾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度有上升的趨勢,提升精神健康及有效預防情緒病的需求亦日漸殷切。有見及此,本研究旨在研發一個提升情緒調節的手機應用程式《拾天心程》,並研究該應用程式在本地的應用及功效。

研究人員:

香港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生鄧朗然先生(臨床心理學家)

研究目的:

本研究將研發一個情緒調節的手機應用程式《拾天心程》。計劃將會邀請有輕度情緒困擾的公眾人士下載手機應用程式,完成十天情緒調節課程。計劃能加強公眾人士對情緒了解、情緒調節能力及提升心理健康。此計劃亦旨在預防輕度情緒困擾並及早干預,避免出現嚴重精神健康問題。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參加者必須符合以下條件:(1) 18歲或以上; (2) 能閱讀及理解中文; (3) 沒有智力障礙

(4) 有輕度情緒困擾; (5) 過往一年來未有接受認知行為治療; (6) 沒有恆常靜觀練習

如具有以下特徵,將不能參與本研究:(1) 有思覺失調症狀,如幻覺及妄想; (2) 有即時自殺風險

研究性質及程序:

研究對象分為兩個群組,第一群組會被邀請下載手機應用程式,完成十天情緒調節課程。第一群組會接受課程前、完結後、結束後一個月及三個月問卷調查,一共4份,填寫每份問卷約需時15分鐘。

第二群組會被列在後備清單,同樣需要完成在第一群組填寫問卷的四個時間點的問卷調查。在第一群組完成手機應用程式的情緒調節課程後,第二群組會被邀請下載手機應用程式,並完成十天調節課程。

參與是項研究潛在利益及回報:

本研究結果可供各個本地機構參考,推廣手機應用程式在提升心理健康的應用。我們相信本研究的參加者,透過十天情緒調節課程,提升心理效能及預防嚴重的情緒困擾。參與此研究費用全免,完成所有問卷者(一共4份)可獲得一百元正的購物現金劵,以答謝閣下對本研究的支持和參與。

參與是項研究涉及之風險:

本項研究為參加者帶來的潛在風險為極低。

自願參與/退出研究:

參與是項研究屬自願性質,參加者可隨時選擇退出此項研究。

個人資料收集: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作為資料使用者,必盡力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 條例 ) 中所列載的規定,確保儲存的個人資料準確無誤,及有妥善的儲存方法,並依照在收集資料時所說明的目的使用該等資料。如對有關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事宜有任何疑問,閣下可向私隱專員公署查詢。

研究所搜集的個人資料均會保密及只作研究用途,除了個別情況(如需保護閣下或其他人免受傷害),參與者之身份亦會保密。個人可識別資訊將於研究發表三年後銷毀,而匿名的數據則會無限期保存以作研究的用途。若閣下於資料收集安排或回答問卷時感到不安或不適,可以拒絕回答,或在不需提出任何理由下隨時退出研究。所有決定將不會對參加者於香港大學的服務使用帶來任何影響。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聯絡本項目研究負責人鄧朗然先生(臨床心理學家及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 (電郵:aledtang@connect.hku.hk),其督導為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陳偉思博士 。

如同意參與本項研究,閣下明確作出以下授權:

為了監督該項研究,授權主要研究者及其研究團隊和倫理委員根據本項研究和本知情同意書規定的方式獲得、使用並保留您的個人資料。

感謝您考慮參與這項研究和問卷調查。

如有任何有關研究倫理的問題,您可以聯絡香港大學心理學系查詢,電話:3917 7122 。

乙. 確認及同意

1. 本人同意參與上述研究;

2. 本人已閱讀並知悉此研究的目的、性質、程序及參與此研究可能帶來的風險;

3. 本人有機會就此研究作出提問及得到清楚的解答;

4. 本人可以隨時向負責此項研究的研究員提出問題;

5. 本人明白參與此項研究純屬自願性質,如本人於回答問卷時感到不安或不適,可以拒絕回答,或在不需提出任何理由下可隨時終止參與此項研究,所有決定將不會帶來任何影響。